返回首頁
 
  
 
i^U Exhibition Review
 
 
賀詞
 

香港藝術館總館長
鄧海超先生

祥和之光 沉木飄香

香港是一個生活節奏緊迫的城市,我們每天都迷失於紛擾繁囂的塵世之中,精神緊張,心失安寧,難以韜光養晦。如能在靜夜之中,燃點一爐清香,品嘗佳茗,靜聽天籟梵音,讓心境回復平和,當是修心養性、人我相忘的理想。

“燃香”是世界多個古文明的習尚,也形成一種獨特的文化風情,中國作為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也不例外。早於公元前二千年西漢時期的文物中,便有一種器物稱為“博山爐”。秦漢時期,皇室貴族崇尚求仙之道,秦始皇便曾派遣方士徐福東渡求仙。相傳山東瀕海雲霞飄渺,仙山隱現,予人不少幻想,盼望可以與仙人邂逅而求得長生不死之道。博山爐便是隨着這種思想而衍生的特殊用具。其蓋頂飾以山川仙人,當燃香時,氤氳瀰漫的煙香瀰漫飄散,令人如入仙山,把精神狀態提昇至另一境界。隨着焚香文化的發展,明清時期更出現了多種不同材質製造的瓷、銅香爐、竹雕香薰、香筒等,並可作隨身佩戴之用,成為一種文人雅士的意趣。

在眾多香料之中,沉香是最珍貴品種之一,無論在醫學、宗教、文化、藝術上均佔有重要地位。沉香是貴重中藥,可入脾、胃、腎三經,有降逆調中、安定心神、解除抑鬱、溫腎納氣的作用。沉香也是佛教的供佛上品,能將信息傳遞給諸佛菩薩,增長修行者的智慧和正覺,使人維持正念,化煩惱為菩提。《法華傳記》中鳩摩羅什曾說要供養《法華經》,需具十種供具:一花、二香、三瓔珞、四抹香、五涂香、六燒香、七幡蓋、八衣服、九伎樂、十合掌。其中香就佔四種,而上等妙香如檀香、沉香之供養尤為重要。唐密六祖不空三藏《佛頂尊勝陀羅尼念誦儀軌》中載,修息災法應採沉水香,而修孔雀經法時應燒五香之中也包括沉香。唐密作壇法時,須用五香之中也有沉香。《楞嚴經》中談到諸根圓通法門,其中香嚴童子就因聞沉水香而發明無漏,得證羅漢果位。沉香木也常用作製造念珠,在唸稱佛號時香氣幽蕩、提神醒腦、生慧開竅、增添定力,因此可見沉香有薰染定神、安靖心靈、精進修行、消除煩惱的功效。

中國焚香之道,也隨着中日往來而東傳日本,形成一種獨特文化。如東傳茗飲之法而衍生“茶道”一樣,焚香之法也演變為“香道”,用具繁多、精緻華美,而且禮儀嚴謹,一絲不苟。日本著名香老鋪如東京的鳩居堂、松榮堂等,均有全套香道用品和上品沉香木、線香、塗香和沉香粉出售,價值高昂,可見其貴重。

沉香木也用於雕刻藝術。由於沉香木大塊的十分難得,又因其材質特殊,凝結的部份堅硬、腐朽的部份脆弱,因此施刀雕刻時需極度小心。沉香木每多用於雕刻佛像、人物或擺設佩飾。

今次作為“游藝亞洲”重點節目的“祥和 — 中國香港之光:沉香經典御寶珍藏展”是邇來最具規模,展示沉香和香文化的專題展。展中“沉香木千手觀音菩薩像”為最大型的沉香木雕,山巒樹石和諸佛寶相雕刻得細緻入微,佛相各異,栩栩如生,極為珍貴。其他尚包括沉香木菩薩像、人物、山子和擺件;以及香種文化文物,如各種材質製造的香爐、香薰、香水瓶等,琳瑯滿目,美不勝收,讓觀眾得覩這一種獨特香文化的精義和珍萃。

這次展覽也別具另一層重要意義,與香港之得名有着密切關係。據著名學者羅香林教授研究,宋代期間,東莞一帶和香港新界的瀝源(沙田)及沙螺灣大量種植土沉香,香農將土沉香的香塊產品運至今日的尖沙咀,再以舢板運至石排灣(香港仔)向外輸出,甚至遠至阿拉伯,因此石排灣這個販運香料的港口便被稱為香港,也是香港一名的由來。展覽今次在香港展出,無疑見證了香港的歷史淵源,更具意義。

展覽的展品均為中華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基金、世界文物保護基金的創辦人簡文樂博士的珍藏。簡博士為著名收藏家,所藏佛教文物、明清文物,甚至其他外國文化藝術珍品極豐,他亦經常贊助多個重要的文化藝術展覽,在弘揚中外文化藝術方面作出重要貢獻。今次他舉辦這個主題獨特的展覽,將一己珍藏無私地公諸於世,讓觀眾對獨特的香文化有一概括瞭解,實屬難能。

清風明月,且讓我們暫別紛亂繁擾的紅塵和名利,端坐室中,點燃一爐清香,三省吾心,回復平靜,步入清淨無為、安定精進的境界,修持一己靈性,以得天人合一、物我兩忘的人生真諦。

 
 

Important notices | Copyright©www.xiang-h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Best view with IE 7.0 and 1024 x 768 resol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