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文殊菩薩 智慧力量
 

慈悲、智慧、伏惡三種力量,為藏傳佛教次第修持之重點所在,亦屬學佛者達至「即身成佛」的必備條件。文殊菩薩,正是智慧力量的代表,文殊菩薩全名「文殊師利菩薩」,梵文Bodhisattva Manjusri,意為「具有覺悟本質的眾生」,即勇於追求菩提,精進欲求覺悟的眾生。Manjusri音譯「文殊師利」或「曼殊師利」,藏語譯作「蔣貝揚」,意為「妙吉祥」。於漢傳佛教經典中,常稱文殊菩薩為「妙德」。文殊菩薩為最古老之菩薩,於《道行般若經》中,文殊菩薩與彌勒菩薩同時出現,相比於觀音菩薩更早。祂於過去世早已成佛,唯其悲心與願力廣大,為引導一切眾生脫度執迷愚痴,了悟智慧真諦,遂以永遠年青,勇往直前的美好形象示現於娑婆世界。
傳統的藏傳文殊菩薩像造型,
一般為持劍捻蓮,寶冠雍華。

諸佛之母 菩薩上首

文殊菩薩尊號「大智文殊」,因其絕妙睿智,靈巧說機,成為諸佛之師,諸佛之母,佛陀釋迦牟尼之上首弟子。文殊久已證得無上智慧,與佛陀所覺悟的智慧接近,最能繼承佛陀之位,故又被尊稱為「文殊師利法王子」。而為輔助釋迦牟尼教化眾生,文殊菩薩成為釋尊之左脅侍,與普賢菩薩常侍於釋迦牟尼左右,三者合稱為「華嚴三聖」。然而,於大乘佛教之四大菩薩,以及八大菩薩中,文殊菩薩亦榜上有名,可見神威顯赫。四大菩薩分別為觀音菩薩、文殊菩薩、地藏菩薩、普賢菩薩,各表「悲、智、願、行」四種美德典範,而文殊菩薩久遠劫來,善說大智慧法,故此為四大菩薩之首。於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中,山西五台山為文殊菩薩道場,浙江普陀山屬觀音菩薩居址,安徽九華山乃地藏菩薩法界,四川峨嵋山則為普賢菩薩聖所,而五台山已在2009年6月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之世界遺產名錄被列為文化遺產。

倒駕慈航 釋尊之師

文殊菩薩何以是釋迦牟尼之師?根據《首楞嚴三昧經》記述,文殊師利菩薩於過去宿世早已成佛,名為「龍種上尊王如來」,是龍王國度之佛。祂為方便教化,利益眾生,倒駕慈航化作菩薩。釋迦牟尼在《放缽經》中云:「今我得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威神尊貴度脫十方一切眾生者。皆文殊師利之恩。本是我師。前過去無央數諸佛。皆是文殊師利弟子。當來者亦是其威神恩力所致。譬如世間小兒有父母。文殊者佛道中父母也。」以上釋尊的說話,傳譯了文殊菩薩的悲心廣願,亦是祂作為諸佛之師,諸佛之母,以及釋尊老師的最佳引證。

傳世足跡 廣遍天下

關於文殊菩薩信仰在世傳播的足跡,可追溯至公元一世紀,大乘佛教於印度興起。公元二世紀大乘經典經絲綢之路進入神州大地,佛教於中國經歷了近二千年的傳承,其中文殊菩薩信仰曾經廣泛流傳,甚至被帝皇階級供奉為護國神明,擁有一段輝煌歷史,更可說比觀音菩薩更早普及於中原地域。無論從佛教經典,造像發展方面而論,其深入民心的程度,亦與觀音菩薩信仰不相伯仲。文殊菩薩信仰繼而在韓國、日本、蒙古等東亞地區流傳。公元七世紀吐蕃王松贊干布以政治婚姻促進與鄰國經濟文化交流,尼泊爾赤尊公主及唐朝文成公主將佛教引入藏土,及至公元763年赤松德贊迎邀蓮花生大士入藏弘法,進一步奠定西藏佛教發展基礎。於公元八世紀,隨著印度「金剛乘」傳入西藏,令藏族人民首次仰望到文殊菩薩聖容,更成為藏傳佛教重要本尊之一,並與象徵慈悲的觀音菩薩、伏惡的金剛手菩薩,合稱為「三部怙主」。

形象持物 別具深義

文殊菩薩身相眾多,其中以「五髻文殊」最為常見,因其頭束五髻得名,五髻能表五種佛智,而隋唐時期華嚴宗始祖杜順和尚,亦被視為文殊菩薩的化身之一。文殊菩薩右手常持寶劍,表智慧利劍摧斷無明愚痴,亦能以利劍代佛陀說法,斷除眾生執著於生死的妄想及一切煩惱邪見。文殊菩薩常捻蓮花,花上承托《般若心經》,青蓮表純潔無染,心經表智慧與慈悲。文殊亦常以獅為騎,表智慧威猛無比,或以蓮花為臺座,表清淨無垢。

 
一般漢傳文殊像造型皆不持劍,
並以獅子為座騎。
大威德金剛,文殊菩薩的忿怒相。
文化交融 創造特色

佛教約於二世紀期間傳入中國,文殊菩薩信仰亦繼而於東亞地區廣泛流傳,並與不同地域傳統文化互相交融,最終創造出不同風格的文殊菩薩造像特色。漢化文殊菩薩屬於顯宗形象,可分菩薩或比丘造型,菩薩一般嚴飾華美,比丘則較為平實自然。漢化文殊的主要特徵是不持智慧寶劍,並以獅子為座騎。至於藏傳佛教則約於公元七世紀萌芽,藏傳文殊像造型之特色是形象尊貴,常見寶冠雍華,瓔珞盛飾璀璨,體態線條流麗,造型莊嚴優美,一般手持般若智慧寶劍及蓮花,亦有持弓箭、金剛鈴杵,而蓮座亦為其辨識特徵。至於密宗的文殊菩薩,形象威猛,強調降伏怨敵,消滅煩惱,其中大威德金剛便是文殊菩薩的忿怒相化現。

出生傳奇 信仰崛起

關於文殊菩薩的出生,可從《佛說文殊師利般涅槃經》中略知端倪。相傳文殊誕生於印度舍衛國多羅聚落的婆羅門家中,祂從母親右脅而生,出生時全身呈紫金色,已懂說話,頭罩七寶蓋,又示現多種瑞相。文殊菩薩被稱為「妙吉祥」,是因其出生時出現十種祥瑞,故此得名。文殊菩薩出生時,家中出現十種不可思議的吉祥徵兆,如光明滿室、地湧七珍、雞生鳳凰等,而第十種祥瑞便是象具六牙,即大象長出了六牙。《普賢觀經》有云:「六牙表六度,四足表四如意。」當中六度是指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及智慧,而大象的純善堅韌,不辭勞苦,能表菩薩的萬行。文殊後隨釋迦牟尼出家學道,佛涅槃後四百五十年,文殊到雪山廣說佛法,後於空野澤尼拘樓陀樹下悟道。

漢傳文殊 護國神袛

佛教自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後,文殊菩薩一度成為歷代帝王尊崇的對象及護持者,更與皇室關係密切。唐高祖李淵起兵太原得天下,建立唐朝,更於太原境內之五台山大興土木,修建寺廟,令文殊信仰得以在五台山大盛,成為護持力量的象徵。公元七世紀,武則天為改元稱帝,亦曾想藉著佛教經典權威以及文殊菩薩的護國神力來爭取民心,謀求鞏固政權。至大清帝國,乾隆皇帝亦曾被視為文殊菩薩的化身,希望藉此於蒙藏社會建立威望,令此等地域以敬佛之心態,歸順朝廷。

思想共融 走向大同

中國數千年來以儒家思想作為人民道德與治理國家的核心文化,而道家學說亦屬中國主體文化價值的泉源之一。自佛教傳入中華大地後,與儒家及道家思想形成了複雜的三角關係,期間從彼此矛盾與分歧,以至最終能融和相合,發展成富有中國特色的佛教文化,當中文殊菩薩信仰曾扮演推動角色,舉足輕重。中國王權最重要的理論源自儒家學說,而皇帝階級對文殊菩薩的崇敬,鋪天蓋地的宣揚文殊信仰,大舉修建文殊寺廟,廣設文殊造像及畫像,又以五台山作為基地,將文殊信仰推上高峰,加上民間社會廣泛傳播,皆成為促進儒、道、佛三大主流思想,互通共融的重要引證。正如《妙法蓮花經》第十四品有云:「不說他人好惡長短。於聲聞人。亦不稱名說其過惡。亦不稱名讚歎其美。又亦不生怨嫌之心。」反映中國佛教的和諧共融精神,促成了不同的宗教、哲學思想走向大同。

文殊普賢 敦煌風采

中國佛教於隋唐時代步入全盛期,而我國四大菩薩中,觀音、地藏兩大菩薩的救苦慈悲形象,可謂深入民間,至於達官貴人與知識份子,則對文殊智慧與普賢德行推崇備至,加上《華嚴經》倡導「智行合一」佛陀精神的深遠影響,兩位聖尊地位超然,從盛唐的絲綢之路敦煌石窟藝術中可見一斑。

於盛唐時期,敦煌莫高窟非常盛行的「經變畫」中,都充斥著以兩大菩薩作為主題的作品,莫高窟現存的《文殊變》及《普賢變》畫作,數量屬全國佛寺石窟之冠。其中以榆林窟第三窟中繪畫的《文殊‧普賢變》壁畫作品,尤為經典,畫作中的文殊坐獅,普賢騎象,四周則見袍服冠帶的菩薩和神仙,而非傳統金碧輝煌的佛教風格,並採用了新的水墨畫技巧,描繪山水、花草與人物等盛大場面,增添濃厚道教色彩,蔚為奇觀。榆林窟屬於西夏晚期洞窟,此時正為南宋時期,水墨畫於中原大盛,於宮廷畫作中尤其風行。同時,敦煌壁畫開始滲入以道教神仙圖卷作為題材的作品,足以印證西夏與中原兩地文化藝術曾廣泛交流,而且佛教繪畫藝術,至此亦融入道教色彩內容,令人大開眼界。此外,在道教中,文殊菩薩亦被稱為「廣法天尊」,普賢菩薩則為「普賢道人」,此點亦成為佛、道兩教文化共融的另一旁證。

帝皇君主 文殊化身

藏傳佛教約於公元七世紀吐蕃國皇松贊干布時期傳入西藏,及至第三十七代贊普赤松德贊,迎邀蓮花生大士入藏弘法,進一步奠定西藏佛教發展基礎。藏人對文殊菩薩認識日深,地位亦愈見崇高,西藏歷朝君主或大成就者,也曾被譽為文殊菩薩化身。繼有赤松德贊英明賢德,深具智慧,被封為文殊菩薩化身,薩迦派班智達大師、寧瑪派龍欽巴大師、格魯派宗喀巴大師,亦被公認為偉大師尊,具備文殊菩薩智慧特質,成為「雪域三大文殊」。

附圖為十二世達賴喇嘛於1864年為感謝清朝同治皇帝送贈匾額
而發的奏書, 以示謝意和祝福。該匾額為同治親題,上書「福田妙果」
四字,至今仍懸掛 在布達拉宮之聖觀音殿門前。奏書中,
十二世達賴喇嘛亦尊稱同治皇帝為 「文殊菩薩」。1

滿洲文殊 緣何相關

研究清史的學者皆認為,大清帝國與文殊菩薩息息相關,而自清世祖順治皇帝年間,清帝就被西藏喇嘛尊稱為「曼殊師利大皇帝」。據記載,早於隋唐時期,各族人民篤信佛教風氣已盛,文殊菩薩被視為諸佛之尊,所以「文殊」及「曼珠」等相近字音,除為佛號外,亦是族長、酋長或君主的尊稱。滿族本源於女真族,十七世紀初,清太宗皇太極於繼位後,改號「大清」,下諭禁稱「女真」,代以「滿洲」。據清代《滿洲源流考》記載,「滿洲」本作「滿珠」,而「滿珠」與「曼殊」發音又很相近,所以自五世達賴喇嘛期間,西藏所獻奏書皆稱清帝為「曼殊師利」或「曼殊室利」大皇帝。因此「滿洲」一詞,除了是一個族號,亦反映滿清與藏傳佛教信仰一脈相承的關係。

文殊聖地 威名遠播

五台山又名清涼山,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座落於山西省五台縣東北部,由五座平頂山峰環抱而成。五台山山嶽蜿蜒,巍峨聳立,鍾靈毓秀,氣勢磅礡,更成為著名的文殊菩薩道場,佛教亦認為五台山五頂,代表五方佛智。《華嚴經》中描述,文殊與諸菩薩及眷屬常在清涼山演說佛法,而其方位與氣候與五台山極其吻合。除此之外,歷代帝皇的政治推動,亦成為五台山威名遠播的主要關鍵。東漢明帝年間,西域有兩位高僧曾認定五台山與釋迦牟尼說法的靈鷲山甚為相似,就奏請明帝興建「大孚靈鷲寺」,自此五台山被佛教徒立為聖地。於唐代時期,文殊信仰更推至高峰。唐高祖李淵、女后武則天皆將文殊菩薩列為護國神袛,五台山聲望更隆。基於對外交通日漸發達,五台山更廣為蒙藏、日本、韓國及印度等地區所熟悉,千里迢迢而來的朝聖者,絡繹不絕,成功帶動文殊信仰廣泛流傳,發揚光大。佛教聖地五台山已在2009年6月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之世界遺產名錄被列為文化遺產,遊歷聖地之朝山香客將絡繹不絕,希望藉此讓文殊菩薩信仰發揚光大,弘揚四海,達至世界和平的境界。

中華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基金研究小組

附註: 1.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清宮珍藏歷世達賴喇嘛檔案薈萃》,2002年,頁12。

 

Copyright©www.xiang-h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Best view with IE 7.0 and 1024 x 768 resol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