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清乾隆碧玉九龍大缸
   
 
此為「清乾隆碧玉九龍大缸」,「大缸」乃中國古代盛載酒漿或食水之容器。此缸頂口寬圓,缸身容量極大,整口以碧玉雕製,缸外壁雕飾捲雲狀花紋,並刻有九條祥龍,呈現立體浮雕效果。祥龍沿缸盤繞, 龍目圓睜,爪指張揚,龍身蜿蜒,躍然靈動。缸底以 木架承托,古色古香。 大缸底部以篆書上刻各式印鑒及文字,其中央部分為「乾隆年製」四字,其餘為「大清受命之寶」、「乾隆 御題 」及「龍翔萬里」等印鑒。 「大清受命之寶」屬「清二十五寶 」之一,為清代乾隆皇帝指定之國家御寶印璽。

除印鑒外,缸底亦以篆體陰刻《唐詩三百首》其中五首,包括李白之《將進酒》、《渡荊門送別》及《清平調》,杜甫之《登樓》和張九齡之《望月懷遠》,以及題於「雲南昆明飛雲閣」之著名對聯。《唐詩三百首》乃於 乾隆年間 編製,唐代為 中國詩歌發展之 巔峰時期 ,名家輩出, 百花齊放。乾隆帝文才武略,自幼接受漢族傳統文化教育,四書五經、詩詞歌賦、書法繪畫,無一不精,對唐詩著作更推崇備至。

附圖為清乾隆碧玉九龍大缸底部之雕刻詩句,由右至左排內容如下:

《登樓》 杜甫
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
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
可憐後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甫吟。

《望月懷遠》 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渡荊門送別》 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雲南昆明飛雲閣」對聯之上聯 佚名
半壁 起危樓 ,嶺如屏,海如鏡,舟如葉,城廓村落如畫,
況四時風月,朝暮晴陰,試問古今遊人,誰領略萬千氣象。

《將進酒》 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側耳聽,
鐘鼓饌玉何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鬥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清平調》(第一首) 李白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Copyright©www.xiang-h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Best view with IE 7.0 and 1024 x 768 resol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