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Eng Font Size 字型放大 字型縮少  
  前言 序言 主辦機構 展覽詳情 紀念珍藏集 108 展品 致謝
  新聞發佈室 展覽花絮 問卷調查結果 參觀者意見 聯絡我們
 
   
皇 家 亞 洲 學 會 香 港 分 會 院 士 丁 新 豹 博 士 賀 詞  
   

在佛教的世界,特別是在中國,崇拜觀音菩薩十分普遍,他或她被稱為觀音,字面意思是這神總是知道世間疾苦,並願意在世人有需要的時候救災救難。這位聖人是在五世紀時,透過法華經傳入中國,祂本已得道,卻自我犧牲,推遲進入涅槃,以普渡眾生之苦,祂在唐代受到廣泛的尊崇。觀音菩薩本來在敦煌被描繪為一個長有鬍子的男性軀體,其後逐漸成為慈悲的女神-一個修長身體和慈母形象的女神。其後,她以很多不同藝術形式的描繪出現,可以是青銅、玉器、陶瓷、畫像等,是一個受歡迎的形象,它從來都能傳達一種祥和的感覺,令任何信仰的參觀者的心寧都感到舒泰。

多年來,虔誠佛教徒簡先生收集了各式各樣藝術形式的觀音菩薩尊像,並建立起一個令朋友羡慕的獨特收藏。這次展覽是特別為配合慶祝香港回歸中國十周年而舉辦,給市民提供了難得的機會,欣賞這些美麗的藝術作品,更重要是,可以透過展品的傳達,獲得心靈祥和的感覺。

我向這次展覽致以最好的祝願。

皇家亞洲學會香港分會院士
丁新豹博士

 
  返回